很烦躁。念书的劲儿被中午的热风烘枯了。不是没有时间,只是如果真正坐下来念会很可怕,多得不知道要从残局的哪一端开始收。反正预考成绩在预考前就已邮寄到大学去了,这次就由得我自暴自弃一点吧。
趁着周末,和刚从新加玻放假回来的老朋友-艾聚一聚,那份熟悉的感觉还在,真好。一起吃过早餐后就搭轻快铁到KLCC去看画展。其实从小时候就喜欢看叔叔姑姑的画,然后暗地里说 “要是我能画成这样有多好”。后来懂事了知道有画展这回事,每每报纸有相关报导说哪里有展览都好想去。没有为什么,纯粹想看,越奇怪越有吸引力。可惜碍于交通不便,年纪又小,也不太敢问父
母,只能看了就算,错过了好多,唯有向自己承诺以后一定要补回来。
我和艾一起去画展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,都是我们俩的第一次,从此我们就认定对方是看展览的同伴,找她去准没错。这次一口气看了两个 :
1. 《对话》
是个父女展,讲述那对父女之间的对话,关于过去和未来、生活和艺术他们俩都是大马人,曾在日本艺术学院留学。
爸爸,叶鸿仪喜欢话小鸟。他觉得它们象征生命,无拘无束,像人类般可以战胜一切困境,并想透过小鸟表现人类的善良。他的画属于东方的水墨画,比较传统。
女儿,叶建一则钟爱小猫。她限制自己在十年内只能画小猫。当时她有在展览现场,顺便问她为什么是小猫。她说她没有可以选小猫代表自己,只是用小猫比较容易传达她想说的话,而小猫脸上的表情就是她的表情。她以日记式一一地记载生活点滴,现代化的风格和简约的作品比起水墨画确实是比较容易消化。
好巧,报导刚好有放我喜欢的那副。
最左边那个,没读解释还以为画家熬夜了,
其实是记录她和彩妆公司的合作,那是眼影啦。
不过我觉得那像我没睡好,隔天去上课的样子
The Star Article : http://thestar.com.my/metro/story.asp?file=/2009/3/17/central/3485037&sec=central
Photo credit : The Star
2. Human Watching
有留意电台就大概会听到这个展览的广告。这个超赞的啦!也是本地画家,他花了14年的时间来研究分析我们出世的那一天如何影响个性。有14副,男女各7副。
展览厅有帖了个百年日历,供大家查看自己出世在星期几。我是星期六,左下脚那副。分析得很准确。画家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分析结果,必须配合他的油画来解读。诗很深澳,我大部份都是靠猜的。
这是画家Jeganathan Ramachandran。 这个真的很好看,有空一定要去啦!
Photo credit : mescrap.blogspot.com/2009/03/human-watching.htm , Newzmaker's Weblog
最后送上一个很棒的短片 :
A strange man uses holographic tools to build a world for the woman he loves. This award winning short was created by filmmaker Bruce Branit. World Builder was shot in a single day followed by about 2 years of post production.
2 留言:
呵呵
在Rachel那边也是看到有关于这对父女的画展
印象中我自己好像没有去看过画展
汗汗
书展就看过无数次
呵呵
那个猫的画作的确比较贴近生活
也比较容易让我这些一般人所阅读接受:-)
mayshy@ 呵呵,对呀,猫的画比较容易消化,连原本对猫没有好感都变得没那么讨厌它们了
发表评论